我国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哪些不足?
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,我国的物联网通用型和专用型人才供给都存在一定压力。对于通用型人才,我国已建立一定的人才培养体系,但行业间对人才的竞争压力较大。在产业界,随着ICT产业长期发展的积累,芯片、计算机、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在不断形成细分的岗位和企业培养模式,同时还有大量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人才培训服务。在教育领域,高校、职业院校都已建立起ICT相关的各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,近年来都在持续稳定地输出相关人才。但由于我国信息科技产业持续增长,各类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巨大,因此目前各领域对信息科技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,物联网产业更是面临这样的竞争压力。对于专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仍在探索建设中。专门化的物联网人才主要包括研究型、工程型、技能型和复合型四类。这四类人才都是物联网产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需求,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具体的行业知识和技能,因此相关的高校和社会培养体系都尚未随着行业发展而建立。同时,作为新兴产业,物联网在各行业的技能需求和岗位设定都未定型,未来随着产业创新的不断发展,对人才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,因此短期内在高校教育体系内也较难建立成熟的培养模式,但在职业教育和企业培养范畴下,则能够较快建立一批培养模式。
如何培养物联网人才?
完善顶层设计,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文件和示范性培养计划。建议由教育部、教育发展基金会、中科院及相关高校共同组织研究。一方面发布规划文件,制定物联网职业人才发展规划和课程目录体系。另一方面,发起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和专项计划,针对未来高潜力应用领域,如智能家居、智慧健康、智能制造等,落地试行培养计划,输出示范性人才。
学习与实践并重,深化职业院校的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。建议各地区、各类型职业院校,以区域经济或产业发展导向为参考,设计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,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,让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,授以学生更具高价值、实用性的知识技能。例如,在物联网感知层可设置芯片、传感器、安装实施等方面的课程与实践内容;在平台层可设置业务解决方案、操作系统、程序开发等培养内容。目前华为以鸿蒙OS为依托,正在大力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育鸿蒙生态人才。
关键词: 物联网人才 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存 通用型人才 人工智能